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68|回复: 16

蛇咬伤的简介及现场处置(自救、互救性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0 03:2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生存主义者,您还没有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超长贴预警不喜勿喷退出即可。
1000005994.jpg
蛇(Serpentiformes)是爬行纲蛇目下4000余种动物的统称,其中毒蛇约占20%(800余种),在医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毒蛇有近250种。蛇分布在除南北极以外的几乎所有地方,但蛇咬伤的高发地区是赤道两侧温暖地区。全世界每年发生超过450万次蛇咬伤,其中有80%是排毒的蛇咬伤。每年超180万人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并因此造成近40万人残疾,并导致超8万人死亡。蛇咬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蛇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境均有蛇的分布,以长江以南地区为主。我国有蛇三百余种,其中有毒蛇超100种,剧毒蛇80余种。在毒蛇中被WHO列为有医学上重要意义的毒蛇共23种(含港台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毒蛇咬伤25~28万例,以7~9月为集中高发期。各地对蛇咬伤的救治水平参差不齐,仍有一定的致残率、致死率。
不少8u在外出游玩时均有被蛇咬伤的担忧,也有不少8u在自己的包里带了蛇药。但是一旦你被毒蛇咬伤,你真的知道如何处理吗?一旦出现各类灾害,蛇的活动范围增加、活动性提高,蛇咬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为了让8u能够正确地处理蛇咬伤,特写此帖。
叠甲:
  • 本帖不含有任何带货成分,所提及的各种药物、器械等均不推荐/不踩任何生产厂家。
  • 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使用,所有内容(若无特殊注明,下文中所有“所有内容”均含回帖内容)均不具有医疗处方效力,不可作为医学诊断的依据或司法鉴定的证据使用。由于误解、曲解本人所发言论含义或故意以任何手段伪造、变造本人言论并进行传播造成后果的,本人不承担责任。
  • 所有内容允许转载,但需要注明出处。
  • 部分内容来自于《中国蛇伤救治指南(2024)》、《毒蛇咬伤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16)》及《外科学》。
  • 所有内容均不涉及药物的销售、制造等,本人不提供也不提倡自行制药。
若您继续阅读,则视为自动同意以上内容。

1、蛇毒
1.1蛇毒的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大部分蛇的蛇毒可分为神经毒(风毒)、血液毒(火毒)、细胞毒三大类。
同一种蛇的毒液可以含有多种毒性成分,即为混合毒,如眼镜王蛇的毒液主要含神经毒和血液毒。此外还有肾细胞毒(海蛇、圆斑蝰蛇)等。
1.2不同蛇毒类型的常见毒蛇分类
  • 主要的神经毒毒蛇:银环蛇、金环蛇、眼镜王蛇、海蛇等
  • 主要的血液毒毒蛇:竹叶青蛇、蝮蛇、尖吻蝮蛇、蝰蛇、原矛头蝮蛇、红脖颈槽蛇、虎斑颈槽蛇等
  • 主要的细胞毒毒蛇:中华眼镜蛇等
1.3不同蛇毒咬伤的症状
不同的蛇毒进入人体后有不同的症状。
血液毒:
血液毒性三联征(蛇毒诱发的消耗性凝血病、局部出血、全身性出血)
现场可见咬伤处血流不止,即使给予加压止血仍难以止血。
神经毒:
神经毒性三联征(双侧眼睑下垂、下行性麻痹、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
现场可见双侧眼睑下垂,患者自诉从头顶开始出现麻痹感并逐渐向下蔓延,蔓延至膈肌附近时可出现呼吸显著放缓乃至暂停。
细胞毒:
细胞毒性三联征(严重疼痛、进行性肿胀、组织损伤)
现场可见咬伤处明显肿起并越肿越大,严重者可如大馒头大小,咬伤处组织逐渐变色、液化流出(肿胀致伤口被挤压闭合时可不流出),患者自诉疼痛难忍乃至希望截肢。如果拖的时间过长,咬伤处疼痛会逐渐变轻直至消失。
1.4毒蛇咬伤的鉴别
毒蛇咬伤时,咬伤处通常有较深的齿痕或形成孔洞,可有断牙滞留。排毒量大时也可见毒液从伤口处缓慢流出。无毒蛇咬伤通常只有一排细小的圆弧状排列的齿印。蝎子等蛰伤时无齿痕,可据此鉴别。
2、蛇咬伤
2.1蛇咬伤的严重程度评估
见图1、图2。图1可在现场用于评估咬伤严重程度,图2一般用于院内评估预后及调整治疗方案。
1000005991.jpg
1000005992.jpg
1000005993.jpg
2.2蛇咬伤后的处置禁忌
试图捕杀伤人蛇
试图徒手触碰或捡拾看似死亡的毒蛇
等待出现症状以确诊
冰敷
喝酒、咖啡、茶等缓解疼痛
烧灼伤口
应用止血带
用刀割开伤口
快速奔跑或试图徒步前往医院
2.3蛇咬伤后的现场处置方法
1 立即远离毒蛇及栖息地(避免因侵犯其领地或其他原因而遭致二次咬伤)。当毒蛇咬住不放时,可用棍棒等驱离(严禁徒手)。若在水中被咬伤,应立即上岸/上船,避免毒性发作后溺水。
2 若有可能,立即拍摄伤人蛇的照片以备医师辨认。若没有条件,则应记录蛇的形态、花色、体长、头型等。
3 立即安抚被咬者。激动、紧张、恐慌等情绪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蛇毒分布,提高后续治疗难度和病死率。平复情绪有助于后续治疗。
4 立即联系120并说明情况。
5 摘除伤侧肢体的饰品(戒指、手镯、脚镯、各种祈福绳等)并除去衣物,避免伤口肿胀后无法摘除造成二次损伤。
6 改变体位,让患者处于坐位或斜靠位,使伤口低于心脏,减缓蛇毒回心速度
7 让患者保持此姿势不要动,用夹板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简易夹板固定咬伤肢体,固定方法类比骨折。
8 视情况决定是否加压包扎。若你能确定伤人蛇种,或至少能排除细胞毒毒蛇,则可进行加压包扎。可使用绷带加压包扎,并可使用气压式止血带辅助加压。
9 若出现休克或有呕吐风险,则应改变患者体位至复苏体位,但仍应保持伤肢在低处。若不可能做到复苏体位,则至少应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并低头,避免呕吐后吸入呕吐物致窒息。若出现心搏骤停,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4其他可在现场应用的治疗方法
1 针灸
可通过在患处隔蒜灸以破坏蛇毒。
患处肿胀时,可在八风穴或八邪穴针刺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排出含毒血液。血液毒蛇咬伤时禁用此法。
2 负压吸引
可使用拔火罐、吸乳器、负压吸引器等方法吸出部分毒液。不提倡用嘴吸出毒液。
3 中药及中成药
可口服+外用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
外用药:半边莲,金银花,马齿苋,重楼,八角莲,蒲公英,芙蓉叶,鬼叶草,墨旱莲等
Q&A:
如果你在深山或其他不能及时获得医疗救援的地方:
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但使用止血带基本就意味着放弃伤肢。经验上讲使用止血带但仅加压至阻断静脉回流可减缓蛇毒进入循环速度,但无法完全阻止蛇毒进入循环。
如果伤口有蛇牙滞留:
应及时使用镊子拔出。
关于中华眼镜蛇:
舟山眼镜蛇(Naja atra),为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舟山眼镜蛇种,又称中华眼镜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区,蛇洞多见于山坡、河堤、坟堆的向阳处或灌木丛中。蛇毒以细胞毒为主,咬伤后禁加压包扎,且应及时消毒,否则创面感染率可达80.9%。
关于止痛药的应用:
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使用NSAIDS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类药物可提高消化道出血风险,在血液毒蛇咬伤后应用有较大的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关于蛇咬伤的预防:
全球近58亿人面临遭遇毒蛇的风险,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预防咬伤是最重要最实惠的方式。主要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蛇类特点
蛇是变温动物,因此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40℃时蛇的活动性均显著降低。气温26℃~34℃是蛇的最适生活温度,因此7~9月蛇活动性最强。大部分蛇类是昼出夜伏,少数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是昼伏夜出,竹叶青、蝮蛇等主要在晨昏活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调查当地主要蛇种及活动时间有利于避免被蛇咬伤。
2 清理环境
野外宿营或在农村居住时,应及时清理帐篷/房屋周围的枯枝烂叶,并探明居住地附近是否有蛇洞。野外宿营应尽量避免在已知的蛇栖息地宿营,尽量避免在树下、洞穴中、河边宿营,尽量选择干燥、无草、开阔的地方宿营。宿营时,应将帐篷拉链拉严并固定,防止夜间蛇钻入。
3 避免与蛇发生冲突
一般蛇的主动攻击距离约为体长的一半,平均0.3m~0.6m。如果遇到蛇,应尽量远离并绕道而行。少数毒蛇如中华眼镜蛇、喷毒眼镜蛇等会喷射毒液,喷射距离可超过1米(比普通农用喷雾器的喷射距离还远),应注意远离。
4 做好防护
在从事蛇相关工作或不得已而途径蛇栖息地时,应穿硬质长靴并穿厚长裤。最好穿厚长袖衣物并戴手套,有条件时还应佩戴眼镜。在搬动、清扫蛇栖息地的枯枝烂叶、瓦砾等物时应提防有蛇潜藏。
关于驱蛇药:
大部分驱蛇药都是通过释放强烈且令蛇不适的气味来驱赶蛇的,如硫磺、敌敌畏粉、六六六粉等。但是所有的驱蛇药都不能保证100%有效,而你没有失误的机会。因此驱蛇药等仅推荐作为补充措施来使用。

毒蛇咬伤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16版)_王万春.pdf (62.5 KB, 下载次数: 19) 中国蛇伤救治指南.pdf (2.86 MB, 下载次数: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0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这么些年就只在饭店的笼子里见过活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08:5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叠甲句式不错抄了
10002425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13:4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这么久也就踩过一次蛇,而且蛇比我更怕,逃得更快。关键还是要带棍子,走时拨开草敲地探路,不走湿滑路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16:3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大佬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2 0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2 11: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在学校开电动,从一条三米多的蛇头上飞过,吓死,差点翻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2 16: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3 09:1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存主义者社区

GMT+8, 2025-8-28 12:07 , Processed in 0.0732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