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生存主义者,您还没有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iluck100 于 2020-5-18 17:14 编辑
(1) CRSA时代(旧)
根据“CRSA推荐的业余无线电频率使用规划”,参考“资料《业余无线电通信》第三版第2章2.10遇险通信和应急救援通信章节”,中国业余电台遇险和应急救援通信U/V频段(演练)直频频率为:
U段:433.000 MHz(规定1),433.500 MHz(规定2),438.500 MHz(HAM统一呼叫频率,人多,紧急时也可呼叫求救)
V段:145.000 MHz
=========================================================================================
(2)国际通用海事及航空应急频率
海事应急频率:
16频道,也就是156.800 MHz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的国际航空应急频率:121.5MHz
【遇险通信】
是指某些船舶、航空器或车辆等在受到严重而且是紧急危险的威胁,必须立即救援时人们所从事的通信活动。除业余业务以外的各通信业务要进行国际间通信,必须实现经有双方国家的主管部门同意,然后再按规定的程序通知对方才行。
而业余频段不受国际规则或通知程序的限制。而且业余电台数量多、分布广,每天24小时都有电台在业余频段上活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又都具备着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所以遇险电台往往会到业余频段上进行呼叫。
【应急救援通信】
是指某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如各类重大的自然灾害、大面积的恐怖袭击等)发生,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社会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所从事的通信活动。
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往往伴随着电力供应以及公众电信、道路交通等设施遭到破坏,与外界的联系暂时中断等情况,灾害现场出现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仍在继续,而又缺乏必须的救援力量。
这时,灾害现场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首要任务是迅速开设电台,向外呼救。应尽快找到可供收、发信机使用的电源(如小型发电机、蓄电池、汽车电源等等),选择有利地形,迅速架设天线,并立即进行紧急“求救呼叫”。
(3)CRAC 时期(新)
在互联网上搜索“应急频率”,在大大小小论坛中可以见到许多推荐应急通信频率的帖子,其中标明的频率各不相同,使人一头雾水。实际上,这些网帖中“应急频率”的来源,大致有:
(1)摘抄IARU 3区的应急通信频率推荐。 (2)摘抄国外,如美日等国的应急通信频率。
(3)摘抄陈旧资料多年前(如CRSA时期)的应急通信推荐,现在已不适用。
(4)各地协会、组织确定的UHF和VHF频率。和各地中继台参数一样,有很强的时效性。有的可能在社团更迭、中继损坏后都停用了,有的只是个草案,从来都没有使用过。
总之,就是“大多不靠谱”。为了避免多年后本文中这一节也成为不靠谱中的一员,我在这里做出时效适用性声明(2017年):
- 目前IARU第三区业余频率规划是第16版,由在IARU三区第14次会议于2009年在新西兰通过。
- 目前CRAC业余频率推荐是征求意见稿,其版本是V20140705。
在有组织的大规模应急通信台网中,主控台会通过各种手段公布应急频率,就像上面的引文一样。这个频率通常是考虑到当地状况得到的,与各种标准规定可能并不一致。这时按照主控台要求使用频率即可。
如果应急通信规模很小,或者电台处于灾害中心,甚至作为小规模应急台网的主控,选择频率就成为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情。此时IARU和CRAC的频率推荐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IARU三区频率使用规划给出了短波波段3/7/14/18/21五个波段的推荐紧急频率。在VHF和UHF波段,IARU没有推荐紧急频率。 目前CRAC对应急频率的确定十分谨慎,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在目前的CRAC业余频率推荐中,给出了两组“应急通信主控/公用呼叫频率”,分别为国内通信频率和IARU三区推荐频率。在短波波段,国内通信频率就是目前短波波段较为流行的公共呼叫频率。
在VHF和UHF波段,目前的征求意见稿选择了两个位于频带中心附近、通常用于直频呼叫的整数频率:145MHz和435MHz。同时注明了应急通信也可以首选本地中继频率和APRS频率,因为本地中继下行频率和APRS频率上,会有较多的守听电台。
可以认为(除80米波段外),“国内通信频率”是HAM经常使用的频率。如果您需要尽快找到通信对象,请在此发起广泛呼叫。“IARU R3频率”是HAM日常操作中刻意避免的频率,如果您的应急通信业务有固定的对象,可以QSY到IARU R3 推荐的紧急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