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生存主义者,您还没有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主的先知 于 2022-8-9 09:24 编辑
话不多说,先上图,这是我目前真正做到Every Day Carry的盒子。有些装备没入镜:目前免缝针减张器(缝合贴)还没到货,到货后会放两个进去,当然还有速效救心丸也在等到货。 这些都放进去之后盒子就满满当当了,弹性绷带可以缠绕在盒子外面几圈。
这套的宗旨是【在救援还没来的短暂时间内给自己和他人实施急救,并向外界呼救】。
(额外声明:这个盒子只是edc的一部分,我还有钥匙链用来放瑞士军刀和小手电。)
这个50g不到、体积可以忽略的edc盒子拥有轻微伤级别的医疗(酒精棉片消毒,创可贴、凡士林纱布和皮筋包扎,减张器缝合,救心丸扩张血管降血压)以及最基础的求救(三孔求生哨,至于手电我挂在钥匙链上了)、生火(酒精棉片、盒底碳布可以当引火物)功能。 我作为一个在城市生活的苦逼大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做了精简优化。(其实在19-20年间我组过几种10*8*6cm左右尺寸的edc盒子,可惜重量和体积都有点无法接受,目前这套能做到塞包里完全无感,让我比较满意,毕竟有比没有强。) 针对城市的优化思路如下: 1.时效性:我的生活范围在大城市市区内,充分信任政府和军队救援力量能在事故发生一天之内救出民众,因此我选择不携带压缩饼干等口粮。我出行时总会有意识地装800ml的水,再加上城市水源大多以室内设施的形式出现,因此也不考虑饮水问题了。 2.安全性:城市的治安环境比较强;安检很多也很严格。再考虑到我是男的,不走夜路,出行长途坐地铁公交、短途有一辆自行车,步行时间并不多,面对歹徒的概率不高且一般会选择跑掉而非硬刚,所以没有带致命性武器比如直刀折刀等。瑞士军刀的刀既不够长也没有锁,勉强算半个武器吧,还得是偷袭那种。 3.城市区别于乡村和野外的重要一点是,城市逃生需要大量的破拆、清障。这是因为城市居民在楼房、地铁、车辆等人造物中出事故的概率很高。当然了,针对这一点的优化体现在psk、bob里而非edc。
4.便携性:我很注重控制edc的重量和体积,因为重量体积小一分,日常带出去的意愿和概率就高一分。
综上,我们普通城镇居民,最容易做到、也应当做到的就是“在救援还没来的短暂时间内给自己和他人实施急救,并向外界呼救”。这是我选择把edc盒装满急救物品的原因。
我目前努力在做的思想转变有以下几个: 1.正视edc的局限性。好吧,我相信每个朋友都有入坑初期买一堆重型工具和致命性武器的一段狂热期。但扪心自问:edc和psk、bob是有使用场景和功能的区别的,以上物品应该放bob里而非edc里,不是吗?edc理应牺牲一部分功能性换来便携性,不然新鲜劲过去了嫌装备太重不戴在身上比带着少量装备更危险。 2.专物专用、针对性优化。我们不应该指望单个的edc能覆盖全部生活场景,edc的工具应该针对生活场景进行改装优化。比如人在单位和家里往来,就主攻轻微伤医疗和声光求救;节假日外出旅游(尤其是去偏远地区),就另准备edc包,增加应对骨折、挫伤、过敏、中毒等的药物及器械,以及准备压缩饼干和净水片、生命吸管等维持生命的东西;去治安不好的地方就增加武器。
当然,这套方案大量牺牲空间换来便携性,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只是对便携性特别敏感而这么设计的。所以在遇到车祸、火灾、地震,被困在电梯地铁楼房里时,我并不会有什么逃生优势就是了。 希望大家多多给出修改意见,比如有什么东西没必要、有什么东西应该放进去,以及一些物品有没有多种使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