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灰人N号

铁血论坛经典残篇:狙击手之路-潜行生存指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收获还算不错,马兰、蕨菜、荠菜还是挺好找的。该回去看看魏某逮蛇逮的怎么样了。当我回去的时候,失望感油然而生,地上给他挖的密密麻麻的全是小沟,有点像树谱,足足挖了有10几米远,我说:“班长,你这是在磨匕首?”魏某说:“你仔细看这些小沟,我用匕首拉出这些小沟,让这些沟,沟沟相连,但是最终都会连向一条沟,看见没?”我看看地上的分布,的确是他说的那样,我顿时明白他的用意了,蛇这类动物喜欢沿着枝干或者沟爬行,只要有蛇爬入沟内,可能会沿着沟一直爬,最终爬到我们埋伏的那条沟里,原来那些密密麻麻的沟是为了扩大范围,魏某再将我之前搞定的青蛙哥放到部分沟内,用来引诱蛇。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逮蛇的,我又好奇的问魏某:“等会,怎么抓蛇啊?”,他直接回了我一句:“你小子敢抓吗?”我知道我瞬间被鄙视了,我无奈的回道:“难不成你敢抓?”魏某笑了笑说:“说实话,我也不敢抓,我们可以用竹子冲上去抽打嘛。”切,我还以为他有多大能耐,搞了半天还不是要抄家伙。。。。。。。。鄙视。

这里又要让大家失望一下了,魏某挖的这种捕蛇小沟,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守了近一个早上,也没看见有蛇出没。不过在后面的几天里,还真遇到了一些蛇,那是在我跟魏某去向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以及日常用品时,半路上发现的蛇,那条蛇不是很长,40~50厘米的样子,蛇是在我寻找食物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我并没有太留意周围潜藏着一条蛇,因为蛇的皮肤融入了周围的环境,要不是蛇缓缓的爬了几下,我还真没注意这家伙。我立马喊魏某过来,说我发现了一条蛇,魏某顺手捡起散落在周围的树枝,朝我这边跑来,我指了指蛇,魏某慢慢的往蛇前移动,蛇这时太高了蛇头,似乎知道我们要攻击它的意思,蛇立马快速的向前爬,好在蛇爬行的这个地方有个不是很高的坎,这个坎导致它不能转弯,蛇只能沿着坎拼命的爬,我跟魏某紧追其后,魏某一挥手中的木棍,一下打中了蛇身,但是这一击好像对蛇影响不大,但却影响到了蛇的爬行速度,我看情况顺手将手中的竹竿挤向了蛇身,狠狠的把蛇卡在坎边,魏某将木棍顶住蛇的头部,左手取出匕首,在蛇的头部靠后的位置切了一刀,魏某的这个动作还蛮优雅的,不慌不忙,非常具有表演性的一刀,这时的蛇还没有立即死亡,蛇身还在一直的缠着我那竹竿,不停的甩着它那性感的小尾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蛇仿佛离那远在天堂的青蛙哥越来越近,死亡将是它生命的句号。魏某这时捡起已经死去的蛇身,此时的蛇身还有轻微的抽搐,魏某在蛇身上划出一条口子,开始将蛇皮剥掉。魏某这时递过来一个东西:“小子,蛇胆敢吃吗?给你。”我连忙谢道:“这个真的不用了,我知道蛇胆是好东西,对眼睛有好处,但是我真没吞过这玩意。”魏某见我不敢吞蛇胆,做了一个假装要吞蛇胆的动作,然后立马将蛇胆往边上一丢,原来他也不太喜欢这玩意,但是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都很久没有刷牙了,嘴角边有时还残留着一些白白的东西,臭不堪言,嘴里嘴外都是一股子味道,哪还有兴致去吞一个血淋淋的蛇胆,万一蛇胆破了还苦的要死。。。。。。

蛇皮被剥了下来,那白白的长长的卷卷的,还带有点点血丝的蛇肉,我说句实话,这蛇肉表面上看起来其实并不恶心,反而还蛮好看的。活剥过蛇肉的朋友们,估计或多或少会有点跟我一样的想法。


在剥完蛇皮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些问题,身上没有可点燃的工具,比如打火机,火柴之类的东西,我们该怎么烤肉呢???身体中水分光靠舔露水是远远不够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取水呢?在取水的同时,又有哪些注意的事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5: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狙击手之路——野外生存Ⅲ

在这一集中,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下在野外生存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该怎样取火?该怎样获取可靠的水分?取水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呢,我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些问题。

在上一集中说到,跟我在同一组的魏某在剥完蛇皮以后,面临一个取火的难题。魏某拿着那还未完全死亡的蛇(蛇头虽然切了,但是半个小时内蛇身还是会有反应的),对我说:“没火怎么烤?吃还是不吃呢?”其实吃不吃对我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好不容易碰到一条蛇,连蛇皮都剥了,不吃的话又觉得可惜,吃了它的话,以后还可以在其他没吃过蛇肉的人面前吹吹牛,这倒也蛮有意思的,想了想呢,回了魏某一句:“吃吧,我去生火,你去帮我找点干树枝,干树叶。”其实魏某他并不想吃这玩意,因为生火太麻烦,不过既然我说了我去生火,他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想到了我会采取古老的取火方式——钻木取火。不过我说句实话,钻木是可以取火,就是太麻烦,所以我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取火方式。钻木取火的方法,我们在电教室里进行学习的时候,也稍微了解一些,不过钻木取火的方法有很多种,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我简单说几个方法,看看大家是否知道:

第一、 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映像最深的一种钻木取火的方法,那就是古典式取火法,也就是双手掌心相对,中间夹着一根小木棒,来回揉搓,这就是古典取火法,不过这种取火方法的效率足够让你去精神病院住上一阵子了。

第二、这种方法的具体名字我倒是不怎么记得了,叫什么族式取火法,据说是什么族发明的怪玩意,这个玩意制作有点麻烦,它是通过按压木板产生快速转动的原理来取火的,这个玩意的取火效率是钻木取火里效率应该是最高的,别问我具体怎么制作,我没做过这玩意,这里只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种方法,要想了解的,自己去网上找找看。

第二、 弓弦取火法,这种方法比古典取火法要轻松一些,就是用弓上面的弦圈住小木棒,然后快速做拉锯式运动,这样就能使小木棒产生快速运动,也还不错。

以上的几种钻木取火方法仅供参考,不建议使用,为什么不建议大家采取这样的取火方法呢?也不是说完全不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你要是为了作为一项户外活动,你可以尝试体验一番,如果想快速取得火种,我建议大家不妨试一试利用打火石取火的方法。

无论是以上的几种钻木取火法也好,还是打火石取火也好,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要靠高温产生的火星来引燃像树叶、碎纸片、竹屑这一类可燃物。既然要靠产生的火星来引燃,那么无疑打火石产生的火星是最快的,不过在打火石取火法的过程中,打火石的选材稍有点讲究,不过问题一般不大,像鹅卵石,花岗岩这类石头取火更容易些,实在不行,用匕首敲击石头也可以产生火星。

在魏某找来一些干树枝、叶子之余,我搭好了一个简易的篝火堆,顺便在附近找找看有没有坚硬一点的且带点尖的石头,补充一句,石头带有点尖尖角的话反而更容易打着,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魏某左拖右拎屁颠屁颠的抱着几大堆柴火回来了,问题是这家伙找的全是小木棍、干树枝之类的,我心想:你怎么不去死,妈蛋的,你让我用石头来点燃这些玩意,还不得把我累屁掉。于是乎,我还得自己去收集点易燃材料。

燃料搞定以后,等待哥的将是一个痛苦的打火时期,哥每次在易燃物面前敲击石头的时候,总是能敲出些“希望之星”,但也伴随着失望的来临,硬是点不着,不是干草被手碰偏了位置,就是石头敲出来的火星够不着干草,哥的小眉头又皱紧了,感觉就像唐僧在我头上装了两个紧箍咒。

魏某看我敲了半天也不见冒烟,充满疑惑的问我:“你小子到底会不会啊?”这不是废话嘛,老子要是会的话还用得着花这么长时间吗?心是这么想,但话却不能这么说,没办法军衔低嘛,毕竟还得喊人家一声班长。我回了他一句:“你再等等,一会就好。”随便忽悠他一下就OK了,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回头看他的脸,猜都能猜出当时他的脸肯定是铁青铁青的。

随后我换了一种方法,在燃料下面挖了个小坑,用来固定石头,这样就不需要用手来拿着它,固定好之后,我掏出匕首,用匕首尖端对着石头用力一划,这个效果还真不错,火星比之前的方法要多一些,这就意味着火星溅射到甘草上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照这情形看来,生火只需片刻功夫。

从开始到结束,生个火花了我约半个多小时,不算太差劲,比我们差劲的组多着呢,有的组干脆懒得点火,还说什么愿意享受“纯天然食品”。。。。。。哥实在不忍心对他们竖起中指,没办法,军衔低,会被群殴的。这个点火怎么说呢,个人感觉在正确的方法中还得靠运气吧。

魏某见我终于把火点着了,赶紧在火苗上加些柴火,当火焰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程度

时,魏某将切好的一段一段的蛇肉串在削好的带点尖角的竹条上,说明白点,就是蛇肉串。唉!现在想想当年俩二逼坐在火堆前靠蛇肉的情景,还真给自己的经历中添加了不少欢乐。

魏某边烤边开玩笑的对我说:“小子啊,你想要几成熟的?”卧槽,这话问的好有档次哦,还他妹的几成熟,烤个全熟吃了不拉肚子就不错了。我也玩笑的回了他一句:“我要九又八分之七熟的。”魏某白了我一眼,抄起树枝就砸我,嘴里还叨唠着:“九又八分之七熟是吧,我让你九又八分之七熟。”

看着魏某不停翻转着将熟的蛇肉串,等待中还时不时被蛇肉的香味刺激下,话说这烤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确实是挺诱惑人的,我说:“魏班长,这要是搞点油涮一下,喷点孜然粉,再撒点椒盐粉,想吃辣的再来点辣椒粉,那该多爽,你说是吧。”说完,哥的小舌头不自觉的饶嘴边舔了一圈,魏某说:“我在这烤的一身臭劲,你倒好,不帮着烤也就算了,还在那故意馋我是吧,有的吃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干嘛。”说的也对,有的吃就不错了,不知道其他人过的怎么样。

“好了,过来尝一尝。”魏某说完,递过来一串蛇肉,我接过蛇肉闻了一下,说实话,这跟之前在烤的时候气味不太一样,可能是靠的太近了吧,就感觉有股蛇腥味,还略带一丝烤焦的气味,我知道魏某烤过头了,我又问:“班长,你确定这是九又八分之七熟的?”班长阴笑了一下说:“你小子有完没完,不吃还我。”吃吧,不吃感觉有点对不住他烤了这么半天的成果。

魏某见我久久没有开口吃,故意做出一种很享受的样子对我说:“嗯,味道不错,嗯,挺过瘾的,肉又嫩又爽口。”再咬一口,又重复之前的话,话说他那样子也真够贱的。在他接二连三的诱惑下,实在受不了了,那可是挡不住的诱惑啊,哥第一口咬下去的答案是:卧槽烫着了,瞬间找不到牙了。接下来的几口中,肉质鲜嫩爽滑,虽说没有九又八分之七的熟度,也没有烧烤作料相伴的美味,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这样的美味就已经很不错了,知足吧。

总共有6串,我只吃了两串,因为我觉得我还是吃点素食吧,那东西吃多了,不知道会不会流鼻血,反正我不愿意多吃。但事实证明我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天晚上魏某因为白天吃了太多的蛇肉,结果流鼻血了,还用我采来的野菜叶塞住鼻子。。。。。虽然我不太清楚为什么蛇肉一吃多就容易流鼻血,但是小时候经常听别人这么说,自然就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魏某流的鼻血不算严重,只是流了那么一会,也有可能是因为小帐篷里的两个火坑的原因,做这两个火坑是因为当时是11月份的天气,相对来讲,尤其是夜间还是比较冷的,这么做也是为了暖和些。我们当时就简单的挖了两个小坑,把火堆烧完的柴火移到了火坑内,在保留火种的同时还能取暖,这个大家以后有机会的话,不妨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5: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是我们必须要喝到肚子里的东西,也是生存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像在这种一时间找不到水的地方,要想获取充足的水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有趣的是,队里的人在生存训练结束以后,回到营地用水的时候都显得特别节约,肯定是这种艰苦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比什么提倡节约用水的广告效果好多了,不过这种节约只是暂时的(实话)。

说到野外生存取水的问题,我似乎又能感觉有些喷子会说:不就是缺点水吗,有什么稀奇的?老子可以两三天不喝水,不也没死吗?水有那么难搞吗?老子找水的时候是多么多么的容易。像这些喷子,我送你们两个字————滚蛋。

首先跟大家禀明一点,当时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中,我前面也提到过,是属于山山相连的情景,也就是说,在这些山与山之间,肯定能够找到一些有水的地方,但是能不能找到,那就是运气问题了,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处必定有水。

至于为什么我这么肯定会有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山里面有山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虽然路不好走也不是很明显,但不难猜测出附近肯定有居民居住过,估计也没多少居民,可能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或者当地实施了什么政策,搬出了此地或者住进了拆迁户的安置房,这也很难说。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那么当地居民在未搬出去之前,他们平时用的水是怎么来的?

水源终是找到了,不过不是我们找到的,是其他组的人发现的,水源地是一个地处某座山的中央地段,背风处。与此山相连的是一座看起来比较宽敞的山,适合住人。附近有几处废弃的荒地,长满了杂草,如果认真的观察对面的居住环境,你会发现那些足足有一人高的杂草中还存有未倒塌的砖砌墙,估计连10户都不到。

找到水源这都是之后的事了,水源是在我跟魏某吃完蛇的第二天下午找到的,在此之前,我跟魏某为了收集水分,还做了些准备,而这些准备我们也没多少底,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能不能获得想要的水分,看造化吧。

在这里我得稍微跟大家解释下,生存训练中如果出现脱水现象,会有哪些后果,知道这些后果以后,你们就觉得水真是太重要了,哪怕不吃东西,水一定要补充。那么身体脱水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之前在上课的时候,笔记是怎么记的,我还真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 人体流失5%的水分后,会感觉特别口渴,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恶心,感觉身体没什么力气。

第二、 人体流失10%的水分后,会产生头疼,头晕,甚至感觉站起来都困难,就算站起来,估计走起来也纠结。

第三、 人体流失15%的水分后,感觉尿尿,尿不出来,眼睛一闭甚至还能听见耳鸣,舌头还会有肿胀带来的疼痛感。

第四、 人体流失超过15%水分的话,说句老实话,你离死不远了。你想想啊,人体流失2%的水分就能感觉到口渴了,别说15%了,那岂不是要渴死。

以上的内容跟笔记上的内容可能有些不符,但是我估计也就这样。在明白缺水带来的影响后,那么就要知道该怎么在野外环境中取水,哪些地方能取水,哪些地方不能取水,这也要注意,比方说:

1、 某工厂附近。有些黑心商人,将工厂污水乱排放,导致其周围地下的水分也会受到污染。你要是受到什么刺激想不开的话,取这种水喝,我倒是没意见。

2、 缺少绿色植物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植物的生长要靠水分,如果一个区域连个植物的影子都没有,就算有水,你也很难取到。

3、 水里带有刺激性气味,或者水面上漂有泡沫的水也不能取。我相信大家都见到过上面飘着各种各样垃圾的水面吧,我还见到过漂有带血的卫生巾呢,你们还敢喝吗?那些漂着死猪死狗的水,我就不说了。

以上是不能取水的地方,那么能取水的地方又该如何寻找呢?其实也很简单,大家可能都经历过,只是没留意罢了,比如:

1、 有的鸟类一般会选择栖息在有水的附近。看见有鸟在林子里飞起,说明附近可能有水。

2、 有些小动物会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出去找水喝。

3、 蚂蚁的巢穴一般也会筑在水源附近。

4、 再就是长有大量茂盛植物的地方,能取到地下水。

以上是几个比较容易找到水源的地方,还有就是连水源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该怎么取水。这也就是我跟魏某之前做的准备。

我跟魏某做的准备其实也很简单,比方说吧,我当时跟魏某就在有竹子的地方,把竹子顶部弄弯至地面,然后用匕首割去顶端部分,再将顶端部分用两根木棍固定在地面上,防止顶端反弹上去。然后去其他竹子那割下几个竹筒,用来放在被固定的竹子顶端的下面,这样一来,从夜间到早晨,竹筒里会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多弄弯几根竹子,你的水分就有保障了,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去担心在舔露水的时候舔到毛毛虫或者鼻涕虫了。

其次呢还有像做一个简单的蒸馏器,我就简单的跟大家说一种吧,我觉得这种做蒸馏器的方法大家还能接受。首先呢,找一块靠谱的地方,挖一个直径30公分,深度50公分或者100公分都行的坑,在坑的最底下放一个粗一点的竹筒,然后用塑料膜(没有塑料膜,可以用竹条穿几片叶子代替,保证能竹条弯曲时能对准坑底的竹筒就行)盖在坑口上,用石头或小木条把塑料膜沿坑口周围固定住即可,再往塑料膜中央放一个小石头,让塑料膜沉下去但不掉下去,然后让沉下去的塑料膜的尖端对准竹筒就行,这样一来坑里的水蒸气遇到塑料膜就会凝结成水,滑落到竹筒内,从而就获得水了。

这种类似的蒸馏器制作还有很多种,比如利用斜坡上的植被、利用树枝的顶部等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在这里我可不想多写。

其次关于野外取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净化过程。我们知道在野外取得的水,不可能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干净,我们在后面找到的泉水,应该还算比较干净的,那个可以放心饮用,像那种收集的水就很难说了,你也不知道喝了以后会不会拉肚子,是吧,那么该如何净化收集到的水分呢?

净水药片这是最常用的净化水分的玩意,不过这次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携带这东西,在后期的训练中倒是随身携带。

其次可以在水中滴入两三滴碘酒,然后静置半小时后饮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两个滴入碘酒的标准,一个是军用标准,一个是民用标准,这两个标准有点复杂,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相关资料看看,我就不写了。

最好的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将水煮沸,开水是最安全的了,你们懂得。

净水药片跟碘酒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显然我们当时的条件是不允许的,这里只给大家做简单讲解,讲的太专业,可能你们也看不懂,难看懂,也难懂。

以上的以上包括以上部分,算是我绞尽脑汁为大家做的一点讲解了,估计注意的也就这么多,其他次要的东西,我没有写进去,因为有些东西不需要再讲下去,当你们尝试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在大家找到当地居民之前用的泉水池时,我们的水分暂时得以保障,但是好景不长,教官组织这次生存训练的目的是要我们在没有水源可寻的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身缺水的问题,如果我们都依赖这个池子,那么之前所学的取水技巧就无法开展,这是教官不愿看到的。


为了不让大家喝池子里的水,教官把他们自己的帐篷挪到了泉水池边,监视着这片区域。这个举动让我们大家觉得很不爽,这样下去,又得开始接下来的几天艰苦日子,老实说我也很不爽,我跟魏某回到帐篷里,嚼着野菜,发着牢骚,魏某郁闷的问我:“小子,这下好了,刚找到的泉水,现在没的喝了,光吃这些玩意,还得坚持好几天,我们得找点别的食物充饥才行。”魏某的这番话,我一听就知道魏某话中有话,那么魏某此时此刻又有着什么样的计划呢?他的计划对我们有没有其他风险呢?而我又该如何做出决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 2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6 14: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抢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4 0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9 13: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01: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6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实在是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存主义者社区

GMT+8, 2025-8-28 12:11 , Processed in 0.0709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