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怕死客

PLA武器科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8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56式半自动步枪(英文:Type-56 Semi Automatic Rifle [1]  ),是中国1956年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制造的武器。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全枪长:1025毫米。
全枪重(不装弹):3.85千克。
枪管长:521毫米。
膛线:4条,右旋。
缠度:240毫米。
弹仓容弹量:10发。
发射56式7.62毫米枪弹。
初速:735米/秒
战斗射速35~40发/分,
有效射程:400米
表尺射程:1000米
最大射程:1500米 [2]
枪弹规格
中国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有效射程达400m,优等射手可以达到600米,集火射击可杀伤800m内集结之敌人。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
保险装置
手动保险位于扳机护圈后方。向前推动,置于上方位置时为保险状态,锁住枪机阻止扳机运动。
退弹过程
弹仓扣位于弹仓后面、机匣下
保险打开状态
保险打开状态
方。下按打开弹仓,后拉拉机柄,退出膛内枪弹,通过抛壳窗检查弹膛及进弹口,释放拉机柄,抠动扳机,关闭弹仓。
56式半自动步枪的瞄准基线长480mm,与56式冲锋枪的378mm相比高27%,同时该枪枪管比56式冲锋枪的长105mm,弹头初速相应提高了25m/s,达到735m/s,并且弹道更加低伸,因此射击精度更加优良,特别适合射击400m距离内的有生目标,弹头在1500m距离处仍有杀伤力。后来的63式自动步枪,设计初衷就是将56式半自动步枪的精度与56式冲锋枪的火力相结合,其枪管诸元与56式半自动步枪基本相同,因此单发射击精度也很好。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SKS在苏联只是一种过渡性武器,很快就被AK47所取代。这与其设计思想的局限有关,因为SKS的设计初衷只是提供一种与德国G43以及美国MI半自动步枪相抗衡的武器。不过,SKS相对于二战结束后各国采用的半自动步枪,如比利时的FN49、法国MAS49/56、捷克斯洛伐克的Vz52/57等来说,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FN49和MAS49/56仍在沿用大威力步枪弹,而SKS开始使用中间威力型M1943枪弹,在体积、质量和后坐力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与Vz52/57相比,sKs的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还可以通过在枪口加装附件,发射枪榴弹或抛掷手榴弹,使该枪具备一定的反装甲和面杀伤能力。 虽然SKS在原产国的境遇只能用“生不逢时”来形容,但其仿制品56式半自动步枪却因为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倡导“全民性游击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格外强调步枪手以及民兵的作用,他们一般以远距离的狙击、伏击和袭扰为主要作战模式,同时弹药携带量有限,在这种前提下,56式半自动步枪是最合适的选择。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枪械发展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武器能够因过时而停产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大批量生产。国内最早生产该枪的厂家为296厂,起初由苏联提供零部件与设备,在国内进行组装,并配套生产一些小零件。这一时期的产品在机匣左前方打印的枪号带有俄文字母。后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实现了该枪的完全国产化,生产厂家也逐渐增多,不过各厂家的标记都还是按最初296厂那样,在三角形中填充厂家代号数字的模式,厂号后面刻印有“五六式”3个汉字以及枪号。除了296等大厂外,许多三线厂家也相继加入了生产行列。据统计,到停产为止,中国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仅机匣标记就多达80余种,足见其产量之大。
1960年代,国内自行研制出兼具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优点的63式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开始显得有些过时,并于1960年代末期一度停产。但63式自动步枪的生产高峰恰好赶上文革时期,质量问题相当突出,而当时国内又没有能力重新研制一种新枪来取代它。在部队“还我56半”的呼吁下,只得撤装63式,重新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这在国产枪械中是绝无仅有的。
56式半自动步枪生产定型后,开始逐步取代部队原先装备的53式等旧杂式步枪,但装备的速度并不快,有些二线部队到1970~1972年才开始换装,主力部队则在1968年前后换装完毕。以1970年的一个甲种师步兵连为例,全连138人,其中9个步兵班除正、副班长使用56式冲锋枪外,其余7人全部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另外,连部2名通信员、炊事班班长各配1支,全连共配该枪66支。在当时“全民皆兵”的时代背景下,民兵中56式半自动步枪的装备也很普及,特别是1969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大力加强民兵武装建设,常有民兵先于正规军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况发生,但他们装备的多是三线小厂和临时转产该枪的军工厂生产的。
56式半自动步枪在中国军战士手中,创造了无数神枪手的传奇。1960年代闻名全军的“神枪手四连”有百名以上神枪手,其中特等射手占一半以上,理发员、卫生员、给养员都是特等射手,炊事员也全都达到神枪手标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孤胆英雄”岩龙,曾以该枪创造过125发枪弹连续毙敌56人的战绩。但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6式自动步枪远距离射击精度好的特点得不到发挥,扣一下打一发的半自动模式与10发的容弹量在越军广泛使用的AK47步枪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国内最终设计定型了81式班用枪族,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投入使用。
81式枪族定型并列装部队后,56式半自动步枪才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步退出中国军装备序列。在一些武警部队和公安特警中,56式半自动步枪和81式步枪一直混装到1990年代末期,仍有少量留用。有的甚至将该枪装上瞄准镜,用作狙击步枪。例如:1991年9月11日,犯罪嫌疑人丁某携带炸药,在西安市某厂家属区劫持10余名人质与警方对峙,现场指挥部决定派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的两个狙击小组与之抗衡。次日凌晨2时左右,特等射手乘案犯和人质走出大门的瞬间,首发命中丁某头部,第2枪击中其腹部,歹徒被当场击毙,人质无一伤亡。
由于56式半自动步枪长短适中、外形美观,其带剑形镀铬刺刀的型号始终是三军仪仗队的礼仪用枪。对56式半自动步枪来说,路,仍在延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95式5.8毫米轻机枪是95式班用枪族中的轻机枪,它与95式自动步枪构成班用枪族, [1]  95式枪族是中国陆军现役主力装备之一,采用了不同于美俄的5.8毫米口径,无托结构,枪族内通用件占有很大比例。95式枪族内自动机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轻机枪之间通用件
占很大比例。该枪采用无托式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机头回转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快装弹鼓两种并可以使用88式通用机枪所用之5.8mm重弹,机械瞄准装置照门为觇孔式。
95式轻机枪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其光学瞄准具采用国产微光管或白光反射式瞄准镜。也可加装03式红点瞄准具。可实现快速瞄准。一般来说。部队的人近战都喜欢用红点瞄具。100左右是非常精确的。
班用机枪采用弹鼓供弹时,在枪机复进过程中,弹鼓里的拨轮和推弹器在涡卷簧力作用下将枪弹向上推至进弹口处,由机头的推弹凸笋推弹入膛,弹鼓里的拨轮和推弹器输送下一发枪弹至进弹口,作好供弹准备。枪机的回转式机头上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可在枪机框内往复运动,机头导杆上面有导柱,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导柱的顶部,机头在导柱和枪机框内导槽的作用下回转,从而实现开闭锁。 [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QBU-88式狙击步枪(简称88式狙击步枪)是中国军队现役狙击步枪。口径为5.8mm,弹药与95式自动步枪通用,为无托设计。全重4.1kg,全长920mm,枪管长620mm,弹匣容量10发,有效射程800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式大口径狙击步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行设计,口径12.7毫米与著名反器材狙击步枪M82A1口径相同,可精确打击1公里范围内的目标。QBU10式军用12.7毫米狙击步枪,Q:轻武器;B:步枪;U:半自动;10:2010年定型量产;12.7:枪口口径为12.7mm。
QBU10式军用12.7毫米狙击步枪,是QBU09式军用12.7毫米狙击步枪的最终定型型号.主要用于编配我军特种侦察作战部队、海军陆战队,对付1000米以内的轻型装甲目标、火力点、人员、工事、轻型车辆、雷达等重要目标,也可压制、打击2000米内的集群有生目标。人机工效性方面与国产CS/LR5型12.7毫米非自动狙击步枪相似。配装测瞄合一白光瞄准镜和测瞄合一红外热成像瞄准镜,具备昼夜作战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87式榴弹发射器 (又称“QLZ87”),是中国北方工业研发的35毫米单兵操作全自动榴弹发射器(AGL)。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既能直射,又能曲射,集杀伤与破甲于一体的步兵自动武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单兵携带作战式全自动榴弹发射器。它使可压制800米内敌火力点,杀伤1750米内暴露的和隐蔽的有生目标。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具备重量轻、便于携行的优点,但与美军MK19相比,连发精度较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04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重量5KG,系统总重量24KG,长度1026mm,理论射速350-400发/分,有效射程1750m,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开膛待机,可以选择单发和全自动,使用30发弹箱供弹(里面是弹链),满弹箱重量12KG。QLZ04是在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PF98式反坦克火箭筒,长约1.7米,发射筒重10公斤,破甲火箭弹重6.3公斤,多用途火箭弹重7.5公斤,弹径120毫米,有效射程根据火箭弹类型不同有所不同,大概在500-米1800米区间内。
国内军方装备此型武器,就是为了取代传统且技术落后的65式和78式无后座力炮,在北方某事件中,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款65式无后座力炮根本无力打穿T62坦克的装甲,即使对付装甲车也必须很近距离才能击伤,容易暴露及危及射手性命。由北方工业公司制造的PF98式反坦克火箭筒,装备解放军营连级部队,作为攻坚武器使用,战时可用来击毁敌坚固的防御工事、坑道、地下掩体等,打汽车打装甲车辆等,虽号称有800毫米穿透力聚能火箭,但其实对付有厚重装甲保护的主战坦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img]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001528209,2458673906&fm=26&gp=0.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发射筒上还有非常人性化的简要说明图,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
筒的口部和尾部置有前后盖,前盖有齿状密封胶圈,后盖采用中间可破结构,通过螺纹压紧橡胶密封垫,前后盖上紧后实现对弹的密封,可防止在储存中水分和有害气体对弹的侵害。射击时不用打开后盖,由
PF89式所使用的瞄准镜
PF89式所使用的瞄准镜
火药燃气自行冲破,但是前盖必须打开,否则不能打开击发机实施射击。打开前盖后,抽掉限制杆,打开击发握把与保险就可以实施射击了,这种设计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瞄准镜在外包装箱内是分装的,取出瞄准镜,用筒上的搭扣固定在镜座上,便可实现连接。瞄准镜放大倍率2.5,视场角12°,表尺最大射程400m,是测瞄合一型,也就是说当射手测好距离时也就完成了装定表尺,即可射击了。比较69-1式光学瞄准具简单直观,瞄准速度快,射手容易掌握。这种瞄准镜还可以对横向运动目标进行修正。
PF89式的发火系统是机械击发非电导爆管系统,即击针—底火—导爆管—点火具系统。优点是不用电源,不受射频、静电场影响,勤务安全可靠。统计5063发,发火失效数为0。
火箭弹通过固弹胶圈与发射筒相连,导爆管线路在筒尾与火箭弹的点火具相连。击发时,通过上述通道点燃点火具和火箭发动机改铵铜-1速燃装药,燃速56m/s,在5-12ms内工作完毕,火箭弹飞离筒口就停止工作,抗风偏,筒口无火焰,肩射时射手不受火焰伤害。由于没有火箭增程飞行中的烟雾轨迹,射手位置比69-1式火箭筒隐蔽。火箭弹的电-6B引信具有两套保险和发火机构,筒口保险距离8m,弹头遇到软(土地)、硬(坦克)目标均能可靠作用,克服了对沙包工事不爆炸的问题。战斗部采用双锥药形罩装药结构,从而提高了破甲威力。静破甲可达628mm(用8701炸药)。对180mm/65°均质装甲射击穿透率不低于90%。
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系统广泛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型工艺。发射筒80%零件为塑料件,火箭弹战斗部全部为冲压和压制件,发动机的三大件:连接螺、燃烧室、带尾翼座的喷管为铝合金热挤压成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铝工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生产高强度铝合金)。机加工件很少,降低了价格。
为节约训练经费,PF89设计了一种外形、质量、长度、机构动作、操作要领与实筒完全相同的多次使用的模拟训练器材。模拟训练器包括发射筒和小口径火箭弹。发射筒由外筒和设置在筒内供发射小火箭弹的发射管组成。模拟发射筒外形与功能和实筒相同,多次使用。小火箭弹一次性使用,外弹道参数与实弹相似,其成本不到实弹的1/10。射击时有声、光、焰效应,仿真模拟效果好。所以用模拟训练器可以达到掌握PF89式单兵火箭使用的目的。该训练器材在1990年代中期已经定型并装备部队。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筒
江北机械厂在研制成功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以后,根据现代战争薄装甲车辆多、工事多的特点,及时跟踪美军的发展方向,1990年研制定型了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筒,当年装备部队。它具有破甲、杀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筒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筒
伤和纵火三种功能。战斗部药形罩采用厚壁大锥角结构,装药爆炸时药形罩形成自锻弹头,用以穿透步兵战车和永备工事等硬目标。自锻弹头对炸高不敏感,碰上栅格提前引爆对破甲能力影响小,能对付台军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增加的栅格装甲防护。药形罩前置由钢珠和金属锆组成的随进环,自锻弹头穿透20mm装甲或者300mm钢筋混凝土工事以后,随进的钢珠和金属锆,对装甲、工事内部进行杀伤和纵火,此外装药外圈还设置杀伤环和燃烧环以杀伤半径15m内地面有生力量并引燃阵地上的可燃物。
PF-89A式单兵攻坚火箭筒
2001年,部队提出急需渡海登陆作战用的攻坚破障武器。江北机械厂提出在80单兵火箭基础上设计一个全新的轻型攻坚火箭。2002年立项,2007年在多用途火箭弹基础上研制成功PF89A式80毫米单兵火箭攻坚弹。它保持了单兵多用途火箭的多用途作战功能,杀伤半径从15m提高到20m,破甲威力提高一倍,并增加了对钢筋混凝土工事破孔,随进二级战斗部是一个榴弹,在装甲或者工事内部爆炸杀伤,比多用途弹的随进钢珠威力更大,命中轻型装甲、工事以后,敌人幸存概率更低。它前盖设计成为预制破片形状,发射程序
PF89A式80毫米单兵火箭攻坚弹
PF89A式80毫米单兵火箭攻坚弹
和前面三个型号的80mm单兵不一样,不需要拧开下发射局的前盖,可以直接发射,战斗准备时间更短。该弹在筒内固定材料从橡胶改为刚性固弹片,性能稳定,减少了火箭弹发射时的冲量,提高了射击精度。该弹相对多用途弹并没有本质性的提高,破障能力有限,还不能直接在混凝土墙壁上开凿供人员通行的孔洞。和国外先进攻坚破障武器比较尚有差距。
WPF89-1单兵云爆型火箭筒
从未来国际形势发展看,未来陆战发生在城市可能性增大。在此背景下,2002年,江北机械厂设计定型WPF89-1式80mm步兵攻坚火箭。它是80mm单兵火箭的云爆型弹。云爆弹又称燃料空气炸弹,它是一种把燃料抛散在空气中,和氧气混合后起爆的炸弹。它的最高爆轰超压值比较普通炸药低,爆轰反应时间高出普通炸药数十倍,所以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比较普通炸药大。云爆弹常用燃料环氧乙烷的TNT当量为2.7~5.0倍,对人员、软目标有很大的毁伤威力,特别是在室内、岩洞等狭小空间爆炸,威力能够持续很长时间,杀伤效应对比开放空间大50%-100%。一般窗口火力点被射入爆炸以后,该室内人员无一幸存。
WPF89-1单兵云爆型火箭筒
WPF89-1单兵云爆型火箭筒
和之前的80mm单兵系列不同,WPF89-1是一筒七弹配置,火箭弹现场装填入筒,战斗准备时间长,操作繁琐,容易出错。发射后弹头碰撞目标瞬间起爆,如果弹头从开放的窗户射入,对建筑物内部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准确从开放的窗口射入,或者窗口有玻璃阻碍,或者因为战术局限无法面对窗口射击,云爆弹头在窗户玻璃、门、墙外爆炸,对室内杀伤作用有限。针对以上缺点,2003年,江北机械厂将其改进为WPF89-2式,设计特点为:弹筒合一、一次性使用,一级战斗部在障碍上破孔,二级战斗部随进后在内部起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80式机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性能解析编辑
80式机枪口径为7.62毫米,全长1192毫米,总重12.6千克(枪身重7.9千克,枪架重4.7千克),轻于67-2式的15.5千克,初速825米/秒,理论射速750发/分,战斗射速250发/分。平时使用时以重机枪为主,有效射程1000米,作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800米,必要时还可实施对空射击,高射最大仰角72°。每挺枪配备200发弹链4条、弹盒4个,100发弹链2条、小弹盒2个,枪管2根。
80式机枪(PKMC机枪)采用气推式活塞长后坐自动方式,在结构上汲取众家之长。其枪机系统取自AK的回转闭锁枪机;枪口装置取自美M60通用机枪;二次供弹结构及枪管更换方法取自苏СГМ重机枪;拨弹机构取自捷克Vz52轻机枪并有所改进;三脚架是在利昂尼特·斯特柏洛夫设计的三脚架基础上改进来的。
80式机枪采用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击发后,在火药气体作用下,弹丸向前运动,当弹丸越过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气体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及相连的枪机框向后运动。枪机框上的击铁随之向后,击针缩入枪机内,在枪机定型突笋和枪机框定型槽的相互作用下,枪机回转,实现开锁,此后、枪机框与枪机一起继续惯性后退,在后退过程中,完成取弹、抽壳、抛壳等动作,同时枪机框压缩复进簧。
枪机框后退到位后,若不被阻铁挂住,则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枪机框定位槽后平面推动机头定型突笋的后平面向前运动。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机匣上的预转斜面与机头上的预转斜面相碰撞,迫使机头开始向右转动,从而使机头定型突笋后平面与枪机框定位槽后平面脱离,沿枪机框的闭锁螺旋面向右转动,进入枪管节套中的闭锁卡槽,实现闭锁。随后,枪机框继续向前运动,并带动击针向前打击枪弹底火。
80式机枪采用弹链供弹,后退时输弹,双程供弹。取弹钩位于枪机框上方,当枪机框开始向后运动时,取弹钩开始从弹链中抽取枪弹,并向后拉。与此同时,枪机框上的供弹螺旋面推动拨弹臂上的滚轮,使拨弹臂向左转动,拨弹齿带动弹链向中心运动。枪机框继续后退时,受弹器盖上的压弹挺在簧力作用下使枪弹向枪膛轴线运动。当弹底缘与弹膛轴线同一角度时,受弹器盖上的挡弹片曲面对弹底缘作用,使枪弹脱离取弹钩进入受弹器座的进弹槽内。枪机框复进时,机头推枪弹底缘,枪弹在受弹器座引导槽作用下按进弹路线进入弹膛。
80式机枪的拨弹机构为单程输弹式,曲拐形的拨弹臂装于机匣内,拨弹臂左下端的滚轮与枪机框左侧的曲线槽扣合,其上的突起则与枪机框右侧的导棱扣合,形成回转轴心。枪机框后坐时,拨弹臂在枪机框下面的部分从左向右运动,而在枪机框上面的部分则向左运动并同时抬起。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拨弹臂顶端的拨弹齿将弹链的枪弹拨至拨弹板上,装在受弹器盖上的弹性阻弹齿便抓住枪弹,使其定位,从而实现枪弹由右向左的进弹过程。
80式机枪的抛壳口、输弹口及弹链出口都有防尘盖。枪弹在碰抛壳挺前,枪机框左侧凸起顶杆打开机匣上抛壳口处的防尘盖,准备抛壳,抛壳后,防尘盖自行关闭。在枪机框向后运动时,弹链出口的防尘盖也即随之开启。
80式机枪为放气式气体调节装置,枪机框后退所需能量的大小靠放气量的多少来调整。调节器两侧不对称地分布着一个直径3.5毫米的圆孔和一个宽度为 3.5毫米的长孔。当调节器位于1号位置时,此两孔与导气箍两侧的圆孔相对,两侧排气,使枪机框获得后退能量为最小。调节器位于2号位置时,只有一个孔相对,只有一孔放气,使枪机框后退能量增大。3号位置时,调节器将导气箍两个孔都封闭,不排气,能量最大。
调节时,只须一颗枪弹或弹壳即可进行,勤务使用很方便。但放气不对称时,会影响机枪的射击精度。
80式机枪的击发机构为平移击锤式击发机构,利用复进簧推动枪机框打击击针。发射机构由扳机、阻铁、阻铁簧、保险、扳机轴、限制销、限制销簧组成,这些零件均装在发射机座上。
保险机构为强制保险。当保险处于击发位置时,阻铁在簧力作用下上抬,与枪机框的扣合高度不小于2毫米。当扣动扳机,下压阻铁,解脱枪机框时。当保险处于保险位置时,阻铁被强制上抬,保证扣动扳机也不能解脱枪机框。当枪机框在前方位置时进行保险,枪机框后端面与扳机上的前保险齿之间接触高度大于2毫米,避免拉枪机框时与阻铁相卡死造成故障或损坏零件。
80式机枪的机械瞄具由弧形表尺和圆柱准星组成。表尺及表尺座装在受弹机盖上。表尺板上的照门缺口为长方形,宽1.3毫米。表尺板上刻有横向分划,每格2密位,可在100m—1500m距离上进行调整。准星由准星座,准星滑块和准星组成,结构简单,调整最方便,准星滑块与准星座为紧配合,施力以后可以校正瞄准线的偏斜。相比81式、67-2机枪调节都要容易。
重机枪枪架为轻型弹性架,采用滑动式驻锄。枪架由上架、下架两大部分组成。上、下架是不分离,上架由枪架身、支撑杆、立轴、高低紧定手柄、精瞄机等零、部件组成。通过凸轮夹紧。射击时,全枪向后平移,因此必须抵肩射击。方向限制器为两个薄而有弹性的元件,可在齿板上滑动,限制方向射界。
下架由三条架杆,齿板、制动手柄、立轴座等组成。三条架杆由薄钢板冲焊而成。横断面近似矩形,变截面,上粗下细,刚度好,重量轻。架杆用端面齿连接,靠碟形弹簧压紧,可调节火线高。三条架杆可以收拢。两后架杆上装有塑料垫板,便于行军时肩扛。架杆上焊有皮带挂钩,长途行军可以背运。右架杆上还焊有弹盒支座,弹盒装在枪架上进行射击可以增加重量,有利于射击精度。由于有两条架杆在后,方向射界内的精度较好。
为了使用调解方便,80式机枪还设置了精瞄机,通过锥套预先调整到一定的松紧程度,依靠偏心轴转动使支撑架上下移动,达到微调高低和起到自动紧定的作用。
80式机枪的两脚架在枪管的导气箍处,可前后收折,在使用时,这种配置的两脚架可以提高机枪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对于一些工事和射孔,脚架也可以伸出外面,不影响使用。
80式机枪的使用非常方便,更换枪管时只需上拉提把即可实现,枪管与枪身的分离。在射击时可以避免因灼热的枪管烫手。枪托兼作附品筒,便于野外进行武器的擦拭和保养。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8 11: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69式40火箭筒和56式都是肩托式炮口装填的反坦克
中国批量生产69式火箭筒
中国批量生产69式火箭筒
及反人员的无后坐力炮型火箭筒。可由其40毫米炮管发射多种具稳定尾翼,超出炮口直径的榴弹。无后坐力炮型火箭筒是一种利用发射筒作为炮管,直接承受火箭推进剂燃烧压力的火箭筒。由于身管承受压力,所以壁厚、笨重。所不同的是69式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发射药已由原来56式的黑火药改进为“双基药”,能量高,并且受气温影响小。
当击发火箭弹底火后,点燃药室中的发射药,火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的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并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发射筒的尾喷管起到提高火药能量利用率和使发射筒得到平衡(即无后坐力)的作用。火箭弹初速为120m/s。由于发射过载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作用,在火箭弹飞出膛口10~14m时,尾部引信的火药延期保险打开,火箭发动机装药被点燃。发动机是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在主动段末,火箭的速度达到295m/s。
火箭弹上四片带迎风倾角的尾翼被安置在尾杆上,尾翼提供了火箭弹飞行的稳定力矩,底螺、尾翼片的倾角和发动机斜喷管的综合导转使火箭弹由于推力和质量偏心所造成的火箭弹偏离无风弹道的倾向给予适当地纠正,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
69式40火箭筒配用的电-2式压电引信,分头部和尾部两个机构,头部机构是引信的发火能源,主要由陶瓷压电晶体和线路组成,当火箭弹命中坦克时,晶体在碰撞作用下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由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装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陶瓷压电晶体比较56式的弹底机械引信提高了瞬发度,保证了战斗部能量的发挥,提高了破甲性能。
压电引信的采用对于反坦克破甲弹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它解决了大法线角发火问题,由原来的机械引信发火角小于55°提高到70°,从而提高了对新式坦克的作战效能 [1]  。但是RPG7和该压电引信都没有落地炸功能,对软目标不能发火。电影《黑鹰坠落》中RPG-7弹头穿入人员体侧不爆炸,是真实的反映。装备量最大的破甲弹头金属破片少,对人员杀伤效果很差。电影《黑鹰坠落》中,美军士兵被RPG-7弹头爆炸气浪掀翻而未伤,也是这一缺陷的真实反映。
瞄准镜
1969年6月,北京科学仪器厂组建69式新40火箭筒光学瞄准镜生
中国制造的69式火箭筒瞄准镜
中国制造的69式火箭筒瞄准镜
产线,并试制出样品,次年5月通过鉴定。其设计能力为月产500具。
普通瞄准镜只有直瞄功能,用于破甲弹,放大倍率2.7倍,视场13°,作用距离50-500米,重量0.9千克,瞄准具有温度修正,有测距、测速、横风修正功能,比较机械瞄准具提高了射击精度,修正落弹点偏差。
通用光学瞄准镜69-1式增加了通用光学瞄准镜,适用所有弹种,可以赋予火箭筒最高35°的射角,改测距和瞄准合二为一,操作方便。通用光学瞄准镜改进型增加了风偏修正仪,把测筒口横风风速和横风引起的方向修正直接在瞄准镜内显示,解决了射手过去靠自己估算和判断筒口风速而带来的射击误差,命中率高达80-90%。通用瞄准镜是当前普遍装备。
I型红外瞄准镜是主动式夜视器材,放大倍率2.9倍,视场8°,无星光下夜视距离200米,连续工作时间为3小时。如果对方装甲车使用红外线,则可利用对方红外线进行瞄准射击。具备了无星光黑夜作战能力。
II型红外瞄准具是在I型基础上改进的,提高作用距离到250米,采用了测瞄一体的分化。由于把电池和主机分开,使得主机重量减轻(1.4千克),工作稳定可靠。
二代微光瞄准具是被动夜视器材,在一般星光下作用距离300-400米,放大倍率3.2倍,视场14.5°,重量1.2千克,使得69-1式具备了星夜作战能力 [4]  。
弹药
虽然自三十年前推出以来,设计上都没有重大的改进,但
69式火箭筒及火箭弹
69式火箭筒及火箭弹
仍然可以使用其间发展出的大量新型榴弹,包括:
69式 高爆反坦克榴弹(HEAT) — 与69式在解放军中一起服役的榴弹基础榴弹,已退役。
69式—I反坦克榴弹(HEAT)-1980年代由解放军研制的标准反坦克榴弹。中空的弹头增加其穿甲的能力。
69式—II高爆反坦克榴弹(HEAT) — 与69式—Ⅰ 高爆反坦克榴弹一样,除了它被改良以针对装备了反坦克导弹现代化装甲车辆。
69式—III高爆反坦克榴弹(HEAT) — 与69式—ⅠⅠ 高爆反坦克榴弹一样,改良的范围包括增加射程和进一步增强穿甲能力。
84式高爆反坦克榴(HEAT) — 在1980年代生产,较轻,声称飞行时不会受侧风影响,适合远距离攻击。
69式 40毫米 空炸反人员高爆榴弹(HE) — 主要用来攻击有生人员目标。当榴弹撞击地面时,它会在2米高范围空爆,弹出大约800颗反人员钢珠,可做成达半径15米的死亡范围。
高爆/高爆反坦克榴弹(HE/HEAT) — 用于反人员和反坦克的战斗中。当中包含1,500块预制碎片,扩散半径达20米。
反人员高爆燃烧榴弹(EI) — 专为山地和森林作战环境设计,内装的900颗钢珠和2000-3000颗粒状燃烧剂会在爆炸时扩散,扩散半径超过15米。
前后纵列双弹头反坦克榴弹 — 预计在90年代中使用,用以射穿反应装甲。只能破坏轻型载具,例如:装甲运兵车、装甲战斗车等等。
照明弹 — 配备迷你降落伞,令其使用时能悬浮空中。如果使用了抑制圈,它的有效范围有600米,没有使用则有1,500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存主义者社区

GMT+8, 2025-8-28 18:26 , Processed in 0.0711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